在广州南站商务区的天际线中,一座形似牙雕的建筑正在晨曦中舒展轮廓。航拍镜头掠过银灰色的金属幕墙,原本停滞的工地已重现生机 —— 这个承载着许家印足球帝国梦的超级工程,在经历四年风雨后,正以 "广州足球公园" 的新身份完成重生。
曾经的 "金莲花" 已悄然谢幕。2025 年 8 月的航拍画面显示,足球场主体钢结构穹顶已完成 70%,幕墙安装进入收尾阶段。原本规划的 10 万座规模缩减至 7.3 万座(可扩容至 7.5 万座),但仍以亚洲第二的体量傲视群雄。建筑形态从许家印亲自构思的金色莲花,蜕变为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的 "玉玲珑",灵感源自南越王墓透雕玉佩与广州牙雕,通过多面切割的几何造型,在阳光下折射出钻石般的璀璨光芒。
地下两层车库已完成管线铺设,地上四层商业空间正在进行招商。曾经被调侃为 "番金莲" 的土味设计,如今摇身一变成为绿色建筑标杆:光伏玻璃屋顶可满足 20% 的场馆用电,雨水收集系统每年节水超 10 万吨,78% 的观众席实现无障碍观赛视线。这个总建筑面积 47.8 万平方米的综合体,即将成为集赛事、商业、文旅于一体的城市新引擎。
回溯至 2020 年 4 月 16 日,恒大以 68 亿底价拿下谢村地块时,许家印站在推土机前的豪言仍在耳畔:"要建世界最大专业足球场,承办世界杯半决赛!"。这位从舞阳钢铁厂走出的企业家,深谙 "足球即流量" 的商业逻辑。2010 年入主广州足球俱乐部后,他用 "5 年亚冠夺冠" 的豪赌开启金元足球时代:孔卡、保利尼奥等巨星相继加盟,2013 年亚冠决赛之夜,天河体育中心的金色海洋见证了中国足球的巅峰时刻。
足球场上的成功,成为恒大跨界扩张的最佳背书。2016 年许家印提交政协提案,呼吁兴建大型专业足球场;2017 年恒大市值突破 4000 亿港元,他趁热宣布在全国再建 3-5 座 10 万座级球场。广州项目更被赋予特殊意义:选址紧邻亚洲最大高铁站广州南站,规划配套 154 万㎡商业综合体,试图打造 "体育 + 地产 + 文旅" 的超级 IP。
然而,这个总投资 120 亿的项目,从开工伊始就埋下隐患。2021 年恒大暴雷后,工地塔吊停止转动,68 亿土地款退还时仅剩 55.2 亿,其中 6.16 亿被划入监管账户用于保交楼。2022 年 8 月退地公告发布当天,许家印在香港的豪宅被债权人申请冻结,这个曾登上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第 32 位的商业巨子,最终在 2024 年 1 月被香港高等法院颁令清盘。
恒大足球场的命运,恰是中国房地产黄金时代的缩影。2016-2020 年间,全国房企掀起 "体育 + 地产" 热潮:万达文旅城、富力足球小镇、华夏幸福产业新城纷纷落地,试图通过政府勾地模式获取低价土地。这种 "以体促地" 的套路,本质上是高杠杆扩张的变种 —— 恒大通过足球 IP 获取政策红利,再以配套住宅销售反哺球场建设,最终在 "三道红线" 政策下彻底崩盘。
数据显示,恒大全国 2000 个项目中,仍有 30 万套房屋未交付,涉及 600 万业主。呼和浩特恒大文旅城工地仅有 450 名工人,天津武清项目 152 套现房被抵押,广州配套公寓 "冠珺之光" 虽复工但去化艰难。这种 "重资产 + 长周期" 的模式,在流动性危机面前脆弱不堪。
2023 年广州城投以 31.55 亿接盘时,面对的不仅是半拉子工程,更是 2.44 万亿负债的恒大烂摊子。新东家采取 "瘦身健体" 策略:砍掉原规划的超高层酒店,聚焦足球场核心功能;引入中建四局优化施工方案,将工期压缩至 2025 年底交付。为解决交通痛点,地铁 22 号线拟增设谢村站,7 号线西延段已开通,实现 30 分钟直达珠江新城。
运营层面,广州城投正与亚足联、英超联盟洽谈赛事合作,计划引入世俱杯、英超亚洲杯等国际赛事。参考巴塞罗那诺坎普球场年接待 240 万游客、创造 1.66 万个就业岗位的成功经验,项目方测算,足球公园每年可吸引超 300 万客流,带动周边商业体租金溢价 30%。但挑战同样严峻:国足疲软的战绩难以支撑长期流量,如何平衡赛事运营与商业开发,将考验运营团队的智慧。
bsports必一登录入口当夜幕降临时,航拍镜头中的足球场亮起渐变灯光,从象牙白到翡翠绿的色彩变幻,恰似这个时代的隐喻。许家印的恒大王朝已随退市钟声落幕,但这座重生的球场,或许能成为中国房地产转型的试金石 —— 从野蛮扩张到精耕细作,从流量投机到价值创造,在城市更新的浪潮中,书写新的传奇。
姓名 *
邮箱 *
网址
2025-08-16
2025-08-16
2025-08-16
2025-08-16
2025-08-16
2025-08-16
2025-08-16
2025-08-16
内容